📌跆拳道護具選購全攻略📌不知道怎麼買看這裡一篇就懂!
愛迪達跆拳道裝備,品勢道服、對打道服與護具,皆已通過四年一度的世界跆拳道聯盟官方認證 #WT認證!
這代表——
您選購的每一件商品,皆符合國際比賽標準
不論是訓練、比賽,甚至國際賽場上,都能安心穿戴
專業品質,值得您信賴
誠摯邀請所有跆拳道愛好者、教練與選手,前來選購WT認證裝備。讓你穿得安心,打得放心,實力發揮更上層樓
愛迪達跆拳道為您貼身準備了符合需求的組合
跆拳道護具5件組:頭盔1個+護胸1個+護手脛1對+護腳脛1對+護檔或護陰1個
在跆拳道的對打與訓練中,護具是保護身體、避免運動傷害的第一道防線。選購護具時,除了品牌與價格,更要注意材質、貼合度與是否符合 WT(世界跆拳道聯盟)認證。以下針對每一項護具,整理出專業的選購要點。
1. 頭盔(護頭)
頭盔是最重要的防護裝備,保護頭部免於強力擊中。
-
認證:建議選擇符合比賽規範的 WT 認證款,確保能用於正式賽事。
-
視野:設計應保留足夠的前方與側方視線,避免因死角影響反應。
-
透氣性:頭頂與兩側應有透氣孔,長時間訓練不悶熱。
-
固定性:下巴固定帶需穩固但不勒頸,避免訓練或比賽中滑落。
2. 護胸
護胸是跆拳道的核心護具,保護胸腹部,同時在比賽中是主要得分區。
-
保護範圍:應覆蓋胸口至腰部,兩側延伸足夠,能有效吸收踢擊力量。
-
厚度與重量:材質需足夠吸震,並保持輕量,避免影響移動速度。
-
固定方式:背後交叉繫帶要能調整鬆緊,避免位移。
-
比賽適用性:雖然大型國際賽採用電子護胸,但一般訓練及國內多數比賽仍以傳統護胸為主,選購時確認符合比賽規範即可。
3. 跆拳道手套
手套保護手背與指關節,避免擊中時受傷。
-
透氣性:手套有透氣孔,避免長時間訓練手心出汗打滑。
-
掌心靈活度:能靈活握拳與張開,不能太厚或過於僵硬。
-
包覆範圍:需覆蓋手背、指根與部分手腕,符合比賽規範。
-
黏扣設計:腕部魔鬼氈應緊密,避免出拳時鬆脫。
4. 護手脛(前臂護具)
主要防止對手踢擊造成手臂瘀傷或骨骼受力。
-
長度:需覆蓋前臂,避免空隙。但不應過長影響動作靈活度。
-
貼合度:魔鬼氈或鬆緊帶固定,避免位移影響防守。
-
吸震材質:內部泡棉或 EVA 材料應具備良好緩衝。
-
重量:需輕量,不影響格擋與出拳速度。
5. 護腳脛(小腿護具)
防止小腿與腳背受傷,尤其是對打時最常承受衝擊的位置。
-
雙部位保護:小腿與腳背需一體或分體式完整覆蓋。
-
包覆性:避免露出骨點,尤其是脛骨與腳背關節處。
-
固定:需有多條鬆緊帶固定,防止滑動。
-
靈活性:不應影響踝關節活動與踢擊速度。
6. 護襠 / 護陰
adidas WT認證 跆拳道護襠/adidas WT認證 跆拳道護陰
保護腹股溝及下體,為強制性防護用品。
-
性別專用設計:男款與女款不同,確保符合身形。
-
材質:堅硬外殼+內層軟墊,具備抗衝擊與舒適性。
-
配戴方式:需能固定於腰部及大腿,不因動作移位。
-
隱蔽性:應穿於道服內,不影響動作。
7. 護齒(牙套)
adidas 愛迪達 運動護齒牙套/adidas 愛迪達 雙層運動護齒牙套
保護牙齒與下顎,避免撞擊造成口腔傷害。
-
單層 vs. 雙層:單層適合一般訓練,雙層提供更強保護。
-
顏色:比賽通常要求透明或淺色,避免影響裁判判斷。
尺寸測量與選擇方式
先測量以下實體部位尺寸,對照護具的「產品尺寸」或「建議尺寸」,選擇最貼合的款式:
-
頭盔(護頭):測量頭圍
-
護胸:從鎖骨下方向肚臍下約 3 公分處測量胸腹圍度
-
護手(前臂):從手腕到肘關節處測量長度
-
護腳脛(小腿):從膝蓋下方至腳踝處測量長度
-
護襠 / 護陰:測量腰圍